6月14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工效研究中心主任、琶洲实验室高级研究员李小俚应邀来校作题为"ASD-ADHD儿童:脑电与无创调控技术"的专题报告。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彭康洲教授主持,完美(中国)官方特殊儿童脑认知与康复交叉研究中心教师及相关院系师生代表40余人参加讲座。

李小俚教授从临床诊断与科研实践出发,系统阐述了ASD(孤独症谱系障碍)与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病儿童的脑机制研究进展。报告分为六个专题:一是ASD儿童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二是ADHD儿童的行为特征与评估方法;三是基于脑电技术的ASD神经标记物识别;四是ADHD脑电特征模式分析;五是ASD-ADHD共病干预技术;六是无创神经调控技术新进展。李教授特别强调,脑电技术为共病诊断提供了客观量化指标,可实现早期精准识别。
在互动环节,与会师生就“脑电技术在跨学科教育研究中的应用路径”"特殊儿童脑认知与康复"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李教授结合其团队的干预案例和研究经验进行了详细解答。
据悉,李小俚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等,担任Brain-X,J Neural Eng, Neurocomputing等国际期刊的副主编或编委。当前主要从事神经工程(神经工效、脑机接口、神经信号处理)的技术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重点研究脑功能成像和无创脑功能调控技术。主持科技部、基金委等科研项目多项,已在Science等SCI期刊发表论文491篇,授权发明专利60多项,获得8项医疗器械注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