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完美(中国)官方  >  学术动态  >  正文

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张美兰教授和树仁大学易姿言博士来校做讲座

4月28日,完美网页版文学院“精是讲堂”第133期学术讲座在汇贤楼文学院113教室圆满举行。本次讲座以“近代汉语文献与语言接触研究二三谈”为主题,特邀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张美兰教授和树仁大学易姿言博士担任主讲嘉宾,吸引了众多师生一同聆听。讲座由雷冬平教授主持,现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讲座伊始,张美兰教授便围绕“近代汉语文献与语言接触”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她强调,近代汉语文献犹如一座宝库,详实记录了大量语言接触现象,尤其是近代北方语言接触的丰富实例,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但也对研究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让抽象的学术理论更加具象,张教授通过细致对比蒙式汉语的独特特征,以及元代几种直解体文献所反映出的语言接触程度差异,抽丝剥茧般地剖析了不同文献材料间的语言接触特点,生动展现了文献语言中语言接触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她还特别指出,这些研究方法对于断代文献语言研究极具参考价值,为在场师生打开了全新的学术研究视角。

随后,易姿言博士带来了“AI与阅读评估”的前沿研究分享。她系统介绍了AI在阅读评估中的具体应用流程,涵盖数据准备、收集以及评估方法与样本选择等关键环节。为了更直观地展现不同AI工具的实际表现,易博士以经典名篇《滕王阁序》为例,对豆包、文心一言、Deepseek、Kimi等主流AI翻译工具进行实证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工具在翻译的准确性、流畅性以及文化适应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针对这一现状,易博士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策略,包括优化语言模型、扩充文化知识库以及引入人工干预机制等,为提升AI文言文翻译质量指明了方向,助力文言文的学习、研究与传播迈向新台阶。

在互动提问环节,现场学术氛围愈发浓厚,师生们热情高涨,积极与主讲嘉宾交流探讨。

此次“精是讲堂”不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更成为思想碰撞的熔炉。张美兰教授和易姿言博士的精彩分享,极大地拓宽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为未来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思路与方法,必将推动相关领域研究迈向新的高度。

版权所有©完美网页版 渝ICP 备05001042号 渝公网安备 50009802500172号